close

coffee.jpg  

1995的夏天 我大二的那一年

某個大雨的下午 我走在學校旁邊的溫州街

從來就不愛帶傘的我 每次移動就要找個小屋簷

頭髮被打個半濕 眼鏡花的看不到前面

這次我躲到一個咖啡色的小咖啡店

" 咦!! 這家好像是新開的 我怎麼沒看過 ! "

抹開鏡片上的水珠 抬頭一看小小的招牌上

寫著 " No Name "

 

學校旁名牌老店不少

鳳城 台一 銀座 龍潭豆花

牛庄 易牙居 人性空間

還有充滿文青的挪威森林

家家酷炫 個性迥然

突然出現一個名符其實的 No Name

讓我除了想躲雨之外 也想進去一探究竟

 

在那個沒有星巴克的年代

義式濃縮咖啡還是比較小眾的產品

橫掃流行的是一種叫虹吸式的咖啡煮法

下面有一個酒精燈 將下壺的水煮開

水上升至上壺與咖啡粉充分攪拌 最後降溫流至下壺

這種煮法的香氣會豪邁的飄散在空氣中

讓整個存在的空間均勻充滿著咖啡香

 

就在我推開門的那一剎那

除了迎面而來的堆滿笑容老闆和老闆娘

那滿屋子的咖啡香氣

讓我等不及的趕快坐下來看看菜單

 

我選了唯一靠窗的小方桌

因為店裡除了我沒有其他客人

旁邊的小小方窗和木框 讓我覺得比較溫暖和一絲安全感

翻了翻菜單 果然是虹吸式的咖啡系列

我點了杯曼特寧 而且不可置信的看著價錢寫著 60

雖然這是天殺的二十年前

但對我這種雞排假文青又嗜咖啡如命重癮患者

這還真是他媽的好便宜 !!

 

( 老闆 ! 你們這店是新開的嗎 ? 怎麼之前沒看到過 ? ) 我好奇的問

( 是阿 ! 才剛開兩個禮拜 ! 可能你之前比較少經過這邊吧 ! ) 老闆長的超有個性看來是真文青

( 這樣阿 ! 但是你們的咖啡也賣得太便宜了吧 ! )

( 還好吧 ! 反正剛開始嘛 先試試看囉! ) 老闆娘倒是個正姐


其實他們兩個並不多話

很快地又回去忙著自己的事

只是我有點懷疑 60 的曼特寧能好喝到哪裡去

不過當我喝下了第一口

一切就只是個膚淺的懷疑罷了


兩個星期之後 又是個沒課的星期四下午

我又來到了 No Name

這次店裡比較多人了 我還是選了上次窗邊的小桌

老闆娘對著我笑了笑

" 跟上次一樣嗎 ? "

我嚇傻的結巴著說

" 是的 跟上次一樣... "


五分鐘後 我的桌上放著一樣的曼特寧


那種窩心的感覺 我至今仍記得一清二楚

無法言喻的歸屬感 讓身為一個客人的我滿懷感激


單純而深刻

溫暖而熟悉

 

接下來的兩百多個日子 我每個星期都出現在 No Nome

而且在說第二次 " 跟上次一樣 " 之後

我進門就再也不用點餐了

唯一需要作的就是找那張熟悉的小桌坐下 然後對著老闆傻笑

然後我就會有一杯令人滿足的咖啡

我個人專屬的咖啡

 

這種感覺真是奇妙

我跟這家小店和老闆產生了微妙的情感聯結

全都是因為他們的用心製作和真心笑容

原來真正的服務甚至不需要言語

每個人需要的都只是被關心

 

一年後的某個下午 外頭依然是下著大雨

我全身淋濕的發楞站在門口

望著下降到底的鐵門


我很難過

 

但我還是要謝謝你們

謝謝你們曾經開了這樣的一家咖啡店

讓我體會到服務的真正價值

是一種無法衡量的人情味


我很想念那年那張角落的窗邊

無數個有著咖啡香的下午


還有你們曾經的用心對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ega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